【聲明】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

核污染|福島核污水將排大海 捕獲海魚輻射超標180倍 擬設護網攔截海魚游出港灣

發佈時間: 2023/06/07

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已12年,核電站的污染問題至今仍未解決。日本東京電力公司(東電)公布指,上月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內捕獲的一款海魚「許氏平鮋」,其體內放射性元素竟超標,當中放射性元素「銫」的含量達每公斤1.8萬貝克勒爾,超出日本食品法規標準180倍。

同場加映:

Sick問識答|受傷後復康游水最見效? 3階段助復原 運動需依從一原則

{{hket:ul-video id="8359"}}{{/hket:ul-video}}

核污水恐今夏排出大海

據日媒報道,「許氏平鮋」捕獲的位置位於核電站1號機組至4號機組靠海一側,此處築有防波堤,同時有放射性物質濃度較高的核污水流入。東電稱會設置多張護網,防止魚類游出港灣。
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clickpic_600_600_1024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021.jpe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023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024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
另外,核電站工作人員周一(5日)向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隧道中注入海水,至昨日中午(6日)已灌入海水6,000噸。計劃一旦完成,經稀釋的核污水會經隧道排向離岸約1公里的太平洋。

目前,排海項目的隧道工程已基本完工,其他剩餘工程計劃將於本月底全部完工。日本早前決定在今夏開始將經稀釋處理的核污水排出太平洋,引起當地民眾和中國、南韓的反對。

曾以核廢水養魚證安全

為證明核廢水經稀釋後排入大海不會這成生態污染,東電去年曾於福島第一核電廠內進行試驗,將一批比目魚(又稱左口魚、扁口魚)分別放在注入海水的藍色水槽,以及注入經稀釋的核廢水之黃色水槽內,以觀察核廢水可能對魚類產生的影響。
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025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026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027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028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029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030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
據日媒當時報道,藍色水槽內的核廢水經過稀釋,放射性物質氚濃度為每升1,500貝克勒爾,即日本國家標準的40分之1,濃度與預定排海的經處理核廢水相同。報道指黃色水槽內有約了約400條今年春季出生的比目魚,其中最大一條長約20厘米,且放在黃色及藍色水槽內飼養的比目魚生長狀況未有分別。

輻射恐致子女出現遺傳缺陷

對於輻射對人體的傷害,據本港天文台資料指,輻射對人體的作用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。人體從吸收輻射能量開始,到產生生物效應,乃至機體的損傷和死亡為止,涉及許多不同性質的變化。在輻射的作用下,人體內的生物大分子,如核酸、蛋白質等會被電離或激發。這些生物大分子的性質會因此而改變,細胞的功能及代謝亦遭到破壞。實驗證明,輻射可令DNA斷裂或阻礙分子複製。

在30年代初期,X射線和放射性核素曾應用於治療某些疾病。由於病人累積過高劑量,曾誘發白血病和肝癌、骨癌等惡性腫瘤。其後種種因輻射而誘發的疾病相繼發現,引起了人們對輻射危害的關注。

輻射對健康的影響視乎輻射的強度、接觸時間的長短及受影響身體細胞的種類而定。人體若突然受到大量輻照,即超過1希沃特,會引致急性輻射傷害,並產生短期症狀如作悶、嘔吐、極度疲倦和脫髮等現象。如所受輻射劑量達到10希沃特或以上而又缺乏適當治理,則會有生命危險。此外,輻射會增加患癌和子女出現遺傳缺陷的機會。

U Lifestyle App睇盡《晴報》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 
↓↓同步更新、更快更順↓↓
免費下載

每朝索取《晴報》:精明生活.健康家庭.開心娛樂